监管层正在对信托业风险进行最后一道防线的设防。
备受业界关注的《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管理办法》(征求意见稿)目前已经起草完毕,并已下发至各家信托公司。根据该征求意见稿,管理办法将于今年10月正式施行。这是继信托业设立恢复与处理计划之后,监管层对信托业风险把控的又一有力举措。
一位参与意见稿征求的信托公司合规部门人士对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表示,目前该办法只是一个草案,最终实施细节还有待反复研究。但总体来说,信托保障基金一旦落实,对整个行业的风险管控来说是一个好事。
“保障基金草案出台有利于完善风险治理体系,优化业务条线,加强信托公司风险隔离意识,提高投资者的信心。”上述人士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信托保障基金草案出台以后,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也将成立,目的主要是为该基金的落实保驾护航。
风控最后屏障
“如果信托保障基金建立,对信托的发行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,我们会积极配合监管层的意见征求。”北京某大型信托公司发行部人员王梁对本报记者表示。
在王梁看来,近期频频爆出的信托延期兑付事件,让投资人对信托安全性的信心大打折扣,虽然信托坚持买者自负的风险原则,但是行业风险仍然侵蚀着多年来对投资者教育的成果。
一位山西的投资者称,如果设立信托保障基金,出现产品不能兑付的时候,信托保障基金或可以帮助投资人。
以吉林信托所发售的松花江77号产品为例,该投资人通过银行推介进行购买,但是在产品到期后,却出现银行和信托公司都不负责兑付的情况,如今超过兑付时间已经有半年时间,但是目前仍然没有最新的进展。
“以前我觉得有银行参与,信托产品的安全性很高,但是最近银信产品出现风险的几率也很高,银行和信托公司互相绑定使得产品兑付风险提高。”上述人士说。
在此背景下,信托保障基金的设立成为隔离风险的一道防线。
所谓信托业保障基金,是指为了防止单一信托公司倒闭造成行业风险而设立的制度,即业界一直期待的信托业稳定基金。公开资料显示,最早在2005年,银监会相关官员就曾提出过这一想法。
对此,上述参与草案起草的信托人士表示,信托保障基金其实是信托处置计划的最后一步,是监管层对信托风险把控的最后一道防线。举例来说,信托A公司出现流动性问题,首先会通过信托公司内部化解,如若不行,股东会按照“生前遗嘱”注资缓解难题,最后在信托公司无能为力时,信托保障基金就会接盘,进而进行重组。对整个行业来说,信托产品的稳定性增强。
这和监管层的期许不谋而合。
今年年初,银监会主席助理杨家才在2013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称“信托业也可以探索建立一个信托稳定基金”,今年4月份,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一季度情况时,银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张电中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也表示将“探索设立信托行业稳定基金”。
按照杨家才的思路,其核心内容是信托公司出现风险时,可以通过基金接盘,一旦经营稳定以后再重新增资扩股并转让出去,避免信托公司的不良和坏账。
借鉴保险证券基金特色
不过,当前的首要问题是,一旦信托保障基金设立,如何实施成为投资人关注的话题。
上述参与起草的信托人士称,信托保障基金的实施细则除了媒体上公布的实施细则外,也会参考保险、证券业的基金使用办法。“毕竟这只是草案,一切都要等最后定稿之后才能做具体的判断。”
|